近日,市委、市政府召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政金企懇談會,政金企融資對接平臺不僅搭建起我市企業與金融機構溝通交流的良好平臺,也進一步凝聚共識,促進了政金企對接、產融合作,讓“金融活水”充分發揮豐盈發展血脈、滋養實體經濟的作用。
政府部門要扛起服務企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牽線搭橋,搭好平臺,積極創造條件,為金企雙方加強聯系、增進了解創造更多機會,讓金融機構與企業多對話、多溝通,及時掌握企業流動資金需求和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積極主動“牽線”“做媒”,助力企業有效融資需求與銀行機構金融資源供給相匹配。要對銀企合作項目實時跟蹤落實,“點對點”服務,及時發現、解決困難問題,建立常態化政金企對接機制,為金企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發展實體經濟,重點在金融。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是實體經濟的動力,而企業是地方經濟的根基。血脈通,則動力強、根基穩。把金融血脈打“通”、抓“穩”、搞“活”,讓“金融活水”泉流涌動,精準滋養實體經濟,為壯大實體經濟提供強勁金融動能。 金融機構應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要用活用足金融政策,加強與有關部門對接合作;要主動靠前服務企業,積極創新金融服務,優化信貸流程,開發更多符合企業需求的金融產品,助企紓困解難。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企業又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而金融則是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源頭活水。當前,企業需要金融“輸血”“造血”“活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企業要主動與金融機構對接,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支持,靈活利用各項利好政策和銀行的金融支持,認真分析各家金融機構的信貸政策和產品,實現企業和銀行的有效對接,增加項目,壯大實體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