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是目前國內綜合性最強、含金量最高的城市榮譽。筆者認為,我們爭的不僅僅是一塊牌子、一份榮譽,更是要通過一系列創建和整治行動推動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豐富城市內涵、擦亮城市形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讓基礎設施更完善。不斷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以前,城市部分道路凹凸不平,個別下水道井蓋“哐啷”響,城市內澇、交通擁堵等現象時有出現。隨著我市創建工作全面鋪開,新興三路、西堤路、南梧路等道路實現了“白改黑”;市人民醫院東側道路、新聞路通往西環路、吉塘路通往大塘市場等多條“瓶頸路”得到了貫通。如今,行走在梧州的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是亮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高大明亮的路燈,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讓民生短板得到補齊。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梧州將城市管理與文明城市創建同步推進,城市管理、市場監管、交通運輸、住建等部門主動擔當、通力合作,不斷補齊民生短板。百姓在細微處感受到了滿滿的獲得感。
讓市民精神更富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精神層面,就是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掛滿國旗的新興三路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國情;大街小巷里參加文明交通勸導和環境綜合整治的“紅馬甲”讓我們對無私奉獻的志愿者們肅然起敬;街頭宣傳欄上、路邊電箱上、工地圍欄周圍,隨處可見的文明標語點燃了市民群眾參與創建工作的熱情,而百姓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和溫度。
市民既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也是文明城市的創造者。讓我們咬緊牙關,拿出更大的決心、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爭取早日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共享“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