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子萃 通訊員 李遠燕)“工作站給了我融入社會的機會,讓我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小覃是一位有聽力言語障礙的殘疾人士,已在本地某職業學校穩定就業兩年。談及轉變,她對梧州市殘疾人金牌就業管家工作站的悉心幫助滿懷感激。
據市殘聯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積極響應國家促進殘疾人就業號召,2023年5月,我市創新打造梧州市殘疾人金牌就業管家工作站這一綜合性就業服務平臺,為特殊群體鋪就進入職場的“無障礙通道”。小覃是工作站成立初期登記求職的殘疾人之一。當時,就業管家通過一對一專項對接服務,綜合評估她的需求,最終推薦她到家附近的職業學校從事后勤工作。去年,小覃向梧州市殘疾人金牌就業管家工作站提出求助,其丈夫小謝同樣存在聽力言語障礙,希望能找到一份“家門口”的工作。就業管家迅速啟動跨區域聯動機制,根據小謝的實際情況,在一所中學為其匹配到綠化養護崗位。
這起典型案例,正是梧州市殘疾人金牌就業管家工作站“需求響應—崗位開發—跟蹤服務”全鏈條機制的生動實踐。
為幫助求職者突破地域求職壁壘,市殘聯于去年7月推出殘疾人就業服務綜合平臺微信小程序,讓求職者足不出戶即可獲取崗位信息。市殘聯還積極構建全周期服務體系,前期通過能力評估精準匹配崗位,中期搭建企業與求職者適配橋梁,后期建立就業質量跟蹤機制,定期回訪并提供技能培訓、政策咨詢等增值服務。
面對資源整合難題,市殘聯創新建立三維聯動機制——縱向聯合人社部門開展專項招聘會、橫向聯系重點企業挖掘用工需求定制適配崗位、深度聚焦求職群體提供個性化職業指導與心理疏導。這種“政策撬動+市場驅動+服務帶動”的協同模式,有效解決了企業用人顧慮與殘疾人就業痛點。截至目前,梧州市殘疾人金牌就業管家工作站累計為2500余人次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聯動近300家愛心企業開發900多個適配崗位,幫助263名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