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記者 甘沁雨
在深入貫徹國家“人工智能+”戰略部署的背景下,9月25日至26日,一場面向市政協委員的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的專題培訓活動開啟。
培訓活動由市政協組織,旨在緊扣梧州產業實際與政協履職需求,通過實地調研、委員講堂、專題教學等形式,為委員搭建感知時代變革的“實踐課堂”,提升委員的科技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
走進喜薈天成公司,巨幅大屏上匯總數據、設備排名等信息實時跳轉。該公司總經理、市政協委員徐永帥指著一臺正在飛速運轉的寶石AI視覺智能檢測設備說:“這臺設備一秒鐘即能精準識別人眼難辨的微瑕,效率能抵二十名熟練質檢員。”他還講解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動梧州寶石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委員們邊聽邊看邊思考,不時拋出“系統投入多少成本”“操作人員要達到哪些技術要求”等問題……在問答互動中,人工智能變得可視可感。
移步到金海不銹鋼公司里,委員們直呼“大開眼界”:傳統不銹鋼廠房火花四濺、熱浪襲人的印象,被整潔環境、高度的智能化所顛覆。該公司總裁、市政協委員王文輝自豪地說:“數智化改造實現精準控溫、自動軋制,安全、效率與品質大幅提升。”
參觀車間后,以“企業數智化改造和應用”為主題的“委員講堂”開講了。王文輝以企業實踐為“活教材”,介紹人工智能應用助力企業發展的成效:從2021年起,金海不銹鋼公司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已完成超200項工序升級,提升了生產效率,改善了生產環境,實現了節能降耗,每年能節省八九千萬元的生產成本。“‘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應該大膽地擁抱人工智能。”王文輝的一番肺腑之言,打動了參加培訓的市政協委員。
“我要帶頭弄!”蒼梧縣雄業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市政協委員李宗業當即表達尋求合作、研發制茶智能設備的強烈意愿。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梧州產業發展?很多委員在“梧州市政協委員及機關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上找到答案。梧州學院龐光垚博士以“人工智能賦能梧州產業發展”為題,向大家講解人工智能理論知識、產業實踐校企合作研發過程,幫助大家提升人工智能應用能力,推動人工智能與政協履職深度融合。委員們還實地探訪學院“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及產業賦能成果。此次高校之行,既為委員積累了履職素材、凝練了真知灼見,更搭建起校企溝通橋梁,為后續合作奠定基礎。
廣西廣宏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市政協委員唐冰川說:“培訓中,深切感受到企業具備非常強的主動性。此次考察堅定了我們的決心,回去后必將加快步伐落實智能化升級。”還有不少委員表示,將把此次活動的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為梧州搶抓人工智能機遇、培育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多政協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