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根本,謀教育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全市教育系統以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家精神落實落地,積極實施教育提升工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結構和待遇全面提升,教育事業呈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筑牢立德樹人根基
今年,我市全面啟動“大先生”鑄魂行動,將弘揚教育家精神貫穿師德涵養、典型選樹、專業成長、鄉村幫扶、制度創新全鏈條,奮力書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時代答卷。
——全年持續開展教育家精神巡講,征集“踐行教育家精神”微視頻和案例,通過小程序一鍵直達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典型,實現“身邊榜樣”觸手可及。
——印發相關通知,以師德建設月、師德巡講活動、師德考核激勵、師德典型選樹為抓手,推動學校、學生、家長等多元主體參與評價,構建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懲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60個市級“三名工程”工作室持續發力,依托市、縣、校三級網絡完善“1+N”精準幫扶,累計輻射教師超5000人。近一年來,我市新增國家級優秀教師3人、自治區模范教師18人,47人入選廣西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深藍/青藍)領航工程,名師骨干隊伍不斷壯大。
深化教師管理改革
我市把“創新教師管理、建強一體隊伍”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以“縣管校聘”改革為支點,同步撬動輪崗交流、支教走教、待遇提升、減負賦能、編制統籌五大環節,形成“人動起來、資源優起來、待遇好起來、負擔減下來”的良性循環。如今,全市交流校長教師超6061人,占符合交流條件比例10%以上。通過深化校長骨干教師交流輪崗制度,著力破解部分學校教師結構性短缺的難題。
改革推動了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和平衡。我市堅持“市級統籌、縣級聯動、一縣一案”的原則,實施支教走教計劃,實現了名師領航、百校結對共建、千名鄉村教師受益的目標。近一年來,我市精準選派支教走教教師367人,覆蓋7個縣(市、區)52個鄉鎮410所中小學幼兒園。
在待遇提升方面,我市通過優化薪酬體系,穩步鞏固和提高教師待遇,同步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提標擴面”,并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試行差別化補助,推動“越往基層,補助越高”政策全面落實。在減負賦能方面,我市建立教育系統發文與教師減負一致性評估審核制度,堅決遏制與教育無關的事務進校園,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主業上。
在一系列改革“組合拳”的推動下,梧州教師隊伍的整體面貌已發生格局性變化。城鄉、校際、學段之間的教師資源加速流動,優秀教師“活水”正不斷涌向最需要的地方。下一步,我市將縱深推進“縣管校聘”2.0版,打造數字化AI教育平臺,用科技賦能教師,讓他們在崗位上綻放光彩,努力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梧州樣板”。
(李宜嬴 原世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