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冼振宇)夏日炎炎,正是食品安全風險易發高發期。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下午下班到市場購買生鮮肉類,發現肉的表面變硬,懷疑食物已經變質。高溫天氣之下市民如何辨別食品是否變質?近日,記者向市市場監管部門咨詢了解。
“傍晚6時許,我到市場買菜,發現攤檔上的豬肉表面有些風干變硬的情況。”市民黃小羽說,她習慣傍晚下班后再去買菜,但進入夏季以來,她發現市場有些攤檔貨架上的生鮮豬肉、雞肉等氣味較大,或是豬肉表面摸起來肉質發硬,擔心存在質量問題。
為此,記者向市市場監管局進行咨詢。該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管科負責人介紹,僅靠觀察、觸摸肉類表面是否發硬去判斷該食品質量是否有問題是不準確的,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有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高溫對生鮮肉類影響較大,因此夏季肉類的氣味比冬季濃,建議市民買菜時選擇證照齊全、貯存環境好的經營戶,選購時選擇標識清楚、感官正常的商品。
據介紹,從以往檢查的情況看,經營戶為了防止生鮮肉類在高溫天氣長期擺放容易變質的情況,很多都會分上午、下午兩批次從冷藏倉取貨。如果部分市民確實擔心高溫天氣菜市場的肉類容易變質,建議可以在上班前提早到市場買好生鮮肉類回家置于冰箱保存。
此外,高溫天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季節。為保障消費者夏季食品安全,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給出相關消費提示:消費者應選購干凈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選擇無腐爛、無明顯變色或冷藏保鮮儲存的食材,果蔬在食用前用清水浸泡20分鐘、反復清洗。有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到以冷藏銷售生鮮肉的超市購買,食用水產品則最好選購鮮活或冷凍的,不購買來路不明的生鮮肉類和水產品。
消費者外出就餐時,要選擇證照齊全、衛生條件好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用餐時注意檢查食物感官是否正常、是否燒熟煮透。對于打包帶回家的剩飯剩菜,消費者要先確認沒有腐敗變質,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如果食物沒有及時封存冷藏、已經常溫放置超過一天,或者外觀和氣味有異樣,則建議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