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朱元冬
芒種時節,正是茶農采摘六堡茶的忙碌時光。6月5日的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陽光燦爛,茶葉芬芳。山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祝雪蘭正在茶園里與駐村工作隊員及村民一起交流采茶的細節。
提起祝雪蘭,村民趙麗貞內心充滿了感激,“祝支書耐心教會我種茶制茶,在她的帶領和教導下,我們家依靠茶產業年收入達到6萬元,生活大大改善。”
日前,祝雪蘭榮獲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這份榮譽是我的新起點”祝雪蘭說,今后將關注更多村民的實際需求,為村民謀幸福,為茶產業發展謀出路。
祝雪蘭家世代種茶,她自小跟著外公學習制茶。“要把六堡茶制好,不僅要種好茶樹、選好茶葉,更要誠實守信,不能以次充好,要對茶農關懷體貼……”外公的話,如同種子,在祝雪蘭內心扎下了根。
2008年,當選為山坪村黨支部書記的祝雪蘭,立志要尋找一條讓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道路。“有了路,產業才能發展,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經過多方協調,她爭取到修路的項目資金,不久,一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門口。此后十幾年,修路、架電網,種茶、種八角,祝雪蘭帶著村民一步一個腳印地打開了這個封閉的小山村。
路通了,茶葉有了,但各家各戶制茶工藝不同,導致茶葉質量參差不齊,進而制約了茶產業發展。作為六堡茶制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祝雪蘭開辦“茶園講堂”,將制作工藝免費傳授給村民,培養出80多名專業制茶師,近千名從業者傳承了六堡茶制作技藝,當地六堡茶的質量明顯提升。
從種茶到制茶,從家庭作坊到建立茶廠,再到保價收購茶葉,每一步都是祝雪蘭崇尚道德、關懷村民的具體體現。如今,山坪村擁有中國茶葉茶園規范化管理項目規范基地,六堡茶園面積已達3400多畝,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六堡鎮鎮長蘇虹萍在受訪時表示,祝雪蘭獲評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這既是她個人的珍貴榮譽,更是六堡鎮探索“德業融合”培育路徑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六堡鎮在價值引領上深耕誠信文化沃土,把“守信重義”美德融入茶產業發展血脈,選樹先進典型,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