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記者 陳益銘 通訊員 覃凱華 高天樂
當清風輕拂,校園里的棗花紛紛揚揚地飄落,那淡雅的芬芳,不僅是季節的饋贈,更是岑溪中學獨特的校園精神品牌——棗花精神的象征。棗花雖小,卻能綻放出醉人的清香;岑溪中學雖處小城,卻以堅韌不拔、默默奉獻的棗花精神,書寫著精神文明創建的動人篇章。
日前,記者踏入岑溪中學,探尋其文明創建背后的故事。“學校今年112歲,它前身是1913年4月1日創辦的皇華書院,1950年才正式有了‘岑溪中學’這個名字。”岑溪中學黨委書記陳祖謙站在校園那棵飽經風霜的古棗樹下介紹說。
曾經,岑溪中學也和許多老校一樣,面臨著校園文化建設相對滯后、學生活動形式單一等問題。但在精神文明創建的漫漫長路上,岑溪中學精心雕琢著“棗花精神”校園精神品牌,孕育出獨特的教育情懷。陳祖謙指著古棗樹頂盛開的繁花說:“看,這就是我們校園文明的象征,是歲月留給我們的禮物。棗花雖不起眼,卻能在不經意間綻放出迷人的芬芳,我們的教育也應該如此,潤物細無聲。”
1981年,山棗文學社成立,為這所老校注入了新的活力。那時,一群懷揣著文學夢想的師生聚在一起,在一間簡陋的教室里,用筆尖書寫青春、傳遞情感,文學社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師生們的心緊緊相連,凝聚起強大的教育力量。
歲月流轉,如今的岑溪中學早已舊貌換新顏,在濃厚的文化氛圍熏陶下,一代代岑中學子傳承著拼搏精神,在學業和人生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陳祖謙介紹,學校還精心打造極具岑溪中學特色的文化長廊,充分利用岑溪的“石都文化”,在校園顯眼之處豎立大理石,刻上“知行合一”“上善若水”等詞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同時,該校舉辦覆蓋全學年的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愛心義賣、科技運動會等校園文化精品活動,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素養,提升校園文化品質。
近日,岑溪中學獲評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面對這份榮譽,陳祖謙感慨地說:“精神文明創建不是終點,而是教育創新的起點。我們將以此為新起點,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以愛為筆,繪就有溫度的教育畫卷,讓文明之光遍灑校園每一處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