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吳小華 通訊員 徐揚)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構建“系統管水、綜合治水、精準護水”的水環境治理體系,通過科學規劃、工程治理與長效管理相結合,精準施策守護一江凈水。截至2024年,我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連續4年在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排名前30。
5月27日,記者在市區旺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看到,桂江岸邊的樹木郁郁蔥蔥,江面倒映著藍天白云,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正在查看生活污水處理站點的運作情況。“保護區內新建11座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站點、6座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站點,可以對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進行有效處理。”該保護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區還通過視頻監控、水質預警自動監控等科技手段,統籌推進水污染防治工程。
系統管水,是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持續推進境內西江、潯江、桂江、義昌江、東安江、黃華江、蒙江等7條重要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先后實施西江梧州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人工魚巢、藤縣污水處理二期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等一批水環境保護項目,持續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確保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在綜合治水方面,我市堅持“監管并重”的理念,通過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等方式對河道進行治理,積極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工作,一體推進水域岸線管控、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市生態環境局聯動相關部門,深入桂江、西江、潯江各支流干流,通過現場勘查的方式,全面精準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數,利用“人防+技防”模式強化動態監測,加大重點河段、工業園區的巡查頻次,同時建立水資源違法行為舉報平臺,從源頭上阻斷污染入河路徑,為河湖水質改善筑牢堅實防線。截至2024年,西江干流梧州段水質連續九年保持Ⅱ類以上水質。
為守護好一江凈水,我市強化市、縣兩級水生態環境管理人員斷面水質監管,精準推進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完成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劃定、立標,全力推動岑溪市現用赤水水庫水源地、蒼梧縣楓木陂水庫水源地、蒙山縣縣城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從Ⅱ類提升至Ⅰ類水質標準,為最優水質。近年來,我市地表水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水功能區的水質優良比例及達標率長期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