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切實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維護校園的和諧穩定,各地中小學紛紛開展學生欺凌“起底式”大排查。有些學校面對排查出來的數據,產生了想要遮掩或減少匯報數據的念頭。筆者認為,學生欺凌大排查數據上報不應遮遮掩掩,而應如實、全面地反映實際情況。如果不能如實反映情況,就違背了排查工作的初衷,也阻礙對學生欺凌問題的深入分析和有效治理。
學生欺凌問題的嚴重性和普遍性不容忽視。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肩負著維護學生權益、營造良好教育環境的重任。開展學生欺凌大排查,就是為了及時發現和制止欺凌行為,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因此,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對于評估欺凌問題的嚴重程度、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至關重要。 瞞報或遮掩數據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學校為了維護所謂的“聲譽”或“形象”而選擇性地上報數據,違背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教育應該是公平的、公正的,學校應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瞞報或遮掩數據,無異于掩蓋問題的真相,使得學校無法真正了解欺凌問題的實際情況,更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如實、全面地上報數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真實的數據才能反映問題的本質和嚴重程度,更好地為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供依據。學校應該直面問題,如實上報數據。這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同時,這也能夠激發社會各界對于學生欺凌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問題的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