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民政廳在蒙山縣召開全區“鄉村著名行動”推進會,全面推進廣西區劃地名工作。據悉,“鄉村著名行動”是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全面推進鄉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標志設置維護、地名文化保護弘揚、地名信息深化應用和地名賦能產業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用地名留住壯鄉人民的文脈和鄉愁,凝聚民族團結向心力。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詩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中的愿景,如今正在廣袤鄉村化為現實。當下,“鄉村著名行動”正在各地展開。何謂“著名”?當它作為動詞時,意為“起名、命名”,當它作為形容詞時,有“揚名、聞名”之義。為鄉村“著名”,正當其時。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各地鄉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道路寬敞,民居整潔,一幅幅“高顏值”的和美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與此同時,鄉村地區人流、物流日益密集,鄉村道路卻存在命名不規范、有地無名、多地重名等現象,“我在哪兒”經常困擾著外來人員,影響鄉村的整體形象和發展潛能。由于鄉村地名不完善,一些農產品賣不出去,快遞物流也無法送到居民家門口。在此背景下,一個村莊僅有村名已經很難滿足空間定位精細化的需求,村莊道路、街巷、山水林田湖以及各類設施等都亟待規范命名。為鄉村“著名”,不僅事關鄉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事關居民的生活質量。 事實上,自去年10月“鄉村著名行動”開展以來,全區各地已經積極探索地名應用新模式,譬如,蒙山縣打造了3個示范點,推出了7個地名景點,將44個優秀地名列入本縣第一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北海市印發編制地名保護名錄工作方案,建立地名專家庫;興安縣推進數字地名建設,制作安裝“智慧化”二維碼地名標志牌550塊……全區各地發揮地名文化價值和名片作用,推動美麗鄉村有名有實。 “著名”鄉村,各美其美。每個鄉村都有獨一無二的“氣質”,而鄉村地名,不僅是地理信息標志,更是歷史人文記憶。放眼全區,傳統村落數量數不勝數,揚美、丹洲、榕津、培中、璋嘉……這些充滿詩意和歷史感的村名,就像散落的珍珠,鑲嵌在八桂大地山水間,既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也寄托著居民們的鄉愁鄉情,連接著鄉村的過去與未來。保護、沿用好這些現有地名,既能守護鄉愁記憶,也能擦亮和美鄉村名片。 此外,織密鄉村地名網,需要命名一批新地名、村名、路名,這是一項文化含量很高的決策行為,必須匯集民意,既要尊重歷史、照顧習慣,也要深挖各地歷史、文化、民俗、風物等特色資源,突出八桂地域文化特色,努力保護傳統的鄉土文化根脈,以新的地名繼續講好壯美廣西故事,讓一批批和美鄉村揚名“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