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黃子萃)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高旺大橋橋底下的防洪堤外河岸,成為市民開展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卻也衍生了環境衛生和交通安全隱患等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能進行有效管理。
市民將車輛開到河岸邊停放。
11月20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上述地點看到,防洪堤至河岸有2至3級的水泥通道平臺。約16時40分,不少市民已經將汽車、電動車停放在靠近河岸的平臺旁,進行游泳、茶聚、燒烤、野餐和垂釣等活動。位于高旺大橋橋底的橋柱旁,堆放著兩大堆垃圾,有塑料袋、飲料瓶、一次性碗筷等。橋底下比較陰涼,市民都在此停放車輛,擺上露營桌椅進行野餐和燒烤。
高旺大橋橋底下停放著市民的私家車,還堆放了許多垃圾。梧州日報記者 黃子萃 攝
橋底一旁為市漁業資源增殖流放碼頭,該碼頭多處張貼了安全告示,內容為“漁業增殖流放水域水深、水流急,為了大家的安全,請不要在此水域嬉戲、游泳、垂釣!”“本碼頭為專用漁業放流碼頭,謝絕從事其他活動,謝謝配合!”,還設置“愛護環境 人人有責 搞好衛生 從我做起”“水深危險 注意安全 防止溺水”等溫馨提示牌。但記者現場看到,仍有許多市民將車輛停放在碼頭岸邊,并在此游泳和垂釣。
對此,市民有不同的看法。市民李女士駕駛著電動車停靠在岸邊,她告訴記者:“這里風景很好,平時下班過來放松心情,約半小時就走了。”市民陳女士則希望能限制大型車輛在此處通行,她說:“我家小孩很喜歡在河岸玩滑板。有時候經過市漁業資源增殖流放碼頭出入口的大斜坡處,市民駕駛汽車快速行駛下來,不顧及行人,與我們近距離擦身而過,很危險。”此外,也有不少市民表示,這里人流越來越多,希望市民能愛護環境,遵紀守法。
對于上述現象,11月21日,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市水利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防洪堤外的道路為防汛搶險通道,禁止社會車輛通行。此前,項目建設單位曾在出入口設置了護欄,但都被破壞了,希望市民遵紀守法,不要隨意破壞防洪設施。同時,呼吁市民注意安全,不要私自開車到防洪堤外,以免發生意外;還要注意保護河岸環境衛生,不要隨意丟棄垃圾。
長洲區環境衛生服務站站長覃錦國告訴記者,有關部門針對高旺大橋橋面、人行引橋和橋底下的衛生環境管理劃分了明確責任單位。高旺大橋橋底往西堤三路沿岸區域,由長洲區環境衛生服務站負責清潔,高旺大橋橋底往西堤二路、西堤一路沿岸區域,則為萬秀區環境衛生服務站負責清潔。“兩個城區的清潔人員通常會合力清潔橋底河岸的環境衛生。我們這邊每日都安排了3位清潔工人分別于上午、下午時段清潔橋底河岸的垃圾。但才過一晚上,垃圾就又變多了。”覃錦國說。此前,覃錦國也曾向有關部門反映此問題,希望能多部門合力對該區域進行有效管理。
市政協委員何毅華建議:有關部門可以針對防洪堤外的河岸管理出臺統一規定,通過法規來保障市民出行和游玩安全。此外,相關部門可以對市民開展文娛活動進行疏導,有效引導市民到其他更安全的區域內進行野炊、燒烤等文娛活動,這樣不僅方便監管,也有利于清潔人員打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