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鐘慧) 最近,一款外形酷似“圓潤版蝴蝶刀”的玩具——蘿卜刀在多地流行起來。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我市部分文具店有蘿卜刀賣,部分中小學生也樂于玩蘿卜刀。對于孩子能否玩蘿卜刀,家長持不同的態度。教育工作者則認為,要家校合力培養孩子安全觀念。
文具店有售賣,部分家長允許適度玩
近日,記者在市振興小學門前的一家文具店內看到,蘿卜刀懸掛在門口顯眼的位置進行售賣。這些蘿卜刀大小各異,顏色鮮艷,大號的有手掌大小,小號的僅有兩根手指粗。只要單手操作,塑料刀刃就能輕易滑出、固定、收起等。記者隨手拿起一把蘿卜刀體驗其操作,在這過程中用手指觸摸了蘿卜刀各部位,感覺“刀尖”“刀刃”部分較為圓潤,沒有割手感。
一位正在選購文具的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孩子看見班里的同學玩蘿卜刀,回家便纏著她也買一把。這位家長認為,蘿卜刀整體沒有太過尖銳的部位,在看過之后便放心為孩子購買了一把。市民鄧女士說,家中也有孩子玩的蘿卜刀,是她先生在網絡短視頻中看見后,覺得新奇,便買回家給孩子玩的,孩子對這件新玩具很喜歡。不過在日常中,鄧女士和家人會經常告誡孩子,不要隨便用蘿卜刀來指著其他人,更不能拿著蘿卜刀去扎人。
安全性存憂慮,合力教育是關鍵
盡管蘿卜刀在部分家長看來覺得安全,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還有部分家長、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玩蘿卜刀依然存在擔憂。
5歲的小豪也玩蘿卜刀,但他覺得蘿卜刀除了顏色鮮艷,沒什么好玩的地方,偶爾拿起來甩幾下之后,就失去了玩的興趣。中學生阿力則說,他玩蘿卜刀主要是為了減壓,閑著沒事的時候將蘿卜刀甩開再收起的動作重復幾遍,“很有意思”。他覺得蘿卜刀的“刀尖”和“刀刃”很鈍,即使不小心劃到同學也不用擔心會傷害到他人。
針對上述情況,市民黃女士認為,蘿卜刀作為玩具,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危害,真正帶來危害的是不正確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態度。現在,部分短視頻平臺中充斥著關于蘿卜刀的小視頻,一些視頻出現劈、砍、刺等動作,會給觀眾傳輸不正確的觀念,孩子看到以后很容易進行模仿,即使不用蘿卜刀,也會在使用其他物品時也會做出劈、砍、刺等動作,存在安全隱患。中學教育從業者陳女士說,蘿卜刀雖然不鋒利,但畢竟是一種刀型玩具,而中小學生正是精力旺盛、喜愛玩鬧的年紀,如果控制不好玩鬧的分寸,蘿卜刀突出的一端如果插到眼睛等相對脆弱的人體部位,還是具有一定危險性。另外,一些學生會在上課的時候偷偷在抽屜里玩蘿卜刀,不僅分散自身的學習注意力,而且甩蘿卜刀發出的聲音還會妨礙老師上課,影響其他同學學習。
為此,教育從業者朱先生建議,對于蘿卜刀,一味地“堵”,禁止青少年玩,并不是一種健康有效的管理引導方式。在培養學生安全觀念方面,除了學校,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
市政協委員廖東海建議: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在玩鬧中可能會手持蘿卜刀刺向或者劃向周圍的同學,有時同學間還會比劃著模仿“用刀互捅”,存在安全隱患。為此,家長和學校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安全意識,認識到這種所謂的“網紅”玩具存在一定危害。各監管職能部門要嚴格管控學校周邊銷售的產品,特別是沒有取得相關質量認證的兒童玩具;要對經營者進行宣傳教育,著重提高經營者的安全意識。如有必要,相關部門還可以制定完善相關的地方性法律法規,規范存在安全隱患的玩具生產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