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 冬日時節,走進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龍圩區大坡鎮交村村,一幅幅和美鄉村圖映入眼簾,村民們迎著暖陽,在干凈整潔的水泥路上、蘑菇形涼亭處散步,或約上三五好友齊聚交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志愿服務廣場笑談家常,孩童們圍在大人周圍開心玩樂……
近年來,交村村實施“產業強村、文化興村、環境美村”戰略,堅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推進到哪里”,通過建好一座村史館、用好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打造一支特色文明實踐文藝隊、評選一批星級文明戶、成立大坡鎮第一個“鄉村詩社”等“五個一”文明實踐活動,推動農村群眾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走活鄉村振興“一盤棋”。該村先后獲得梧州市級生態村、自治區衛生村、梧州市文明村等稱號,近期獲得第二批自治區鄉風文明建設示范村稱號。
日前,龍圩區委宣傳部等單位到大坡鎮交村村開展“移風易俗鄉村振興”宣傳活動,宣傳推進移風易俗,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以文明新風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龍圩區融媒體中心 提供)
“我們開展了村民自發、政府引導的‘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通過定星、追星、評星、掛星、管星,讓鄉風文明有‘鏡子’可照、有‘標尺’可量。此外,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開展本地鹿兒戲文藝宣講活動等,我們積極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逐步建立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交村黨委書記莫金榮介紹道。該村融合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農家書屋、志愿服務站點等服務場所,為村民群眾參與宣傳宣講、文化文藝、健身活動提供有力陣地支持。今年,該村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20余場次,參與干部群眾1200余人次。
“基本上村里家家戶戶都跟我們一樣種了玉蘭樹,農閑的時候做葉脈、賣葉脈,就能實現足不出村增收,感覺每一天的生活都很有盼頭。”村民郭柱明笑著說。交村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經營模式,建成了魚苗育種、黃牛、塘角魚等4個養殖場,推動玉蘭花葉脈加工、松樹盆景、果蔬種植等成為三大特色產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使農民月增收每戶達3000元以上,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交村村是龍圩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剪影。下一步,龍圩區將以梧州市粵桂生態循環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項目為中心,以打造聯結念村—交村—調村的龍圩新時代文明實踐靚麗風景線為抓手,充分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家書屋等陣地資源,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推動龍圩區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助推鄉村振興。 (吳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