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謝韻 通訊員 姜泓旭 洪穎瑩)日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印發《廣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第一批)》,推薦首批10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其中,“梧州市加快六堡茶生態產業化經營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榜上有名。
據悉,在該案例中,我市發揮原產地、原種茶、原工藝的“三原”優勢,將“六堡茶特色茶產業發展”納入梧州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重點任務,以六堡茶生態產業化經營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通過全產業鏈思維,構建全產業鏈現代茶產業體系,助推梧州六堡茶由“僑銷茶”發展為“暢銷茶”,以六堡茶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如今,我市茶園面積已突破20萬畝,年產六堡茶2.5萬噸,六堡茶綜合產值約110億元,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7.64億元,全市六堡茶產業直接帶動24萬人受益,人均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相融合。
此外,在首批廣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中,“廣西林業碳匯案例”推薦了全球第一個按照清潔發展機制(CDM)規則的林業碳匯項目——“中國廣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而蒼梧縣林業碳匯項目作為該項目的具體實施內容被列入其中。據了解,預計年減排量達25795噸二氧化碳的“中國廣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項目,目前已獲得碳匯收益190.47萬美元,有效推動了區域生態環境向好發展以及林業碳匯產品市場化價值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