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行走在藤縣的鄉村田野,通村水泥路如彩帶般連著鄉村與城鎮,山崗上田野里產業生機勃勃,一棟棟嶄新的樓房掩映在綠樹叢中,紅紅火火奔小康的氣息撲面而來……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藤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緊盯脫貧時序目標,攻堅克難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形成了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攻堅拔寨的脫貧攻堅強大合力,奏響幸福曲,共圓小康夢?!碧倏h縣委書記黃東明說。 經過五年的全力攻堅,到2020年底,藤縣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扶貧答卷”——整縣脫貧摘帽,實現12.66萬貧困人口減貧、99個貧困村出列,完成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摘帽清零任務。 因地制宜開展產業扶貧 近日,位于嶺景鎮大益村的福鼎茶場,1000多畝茶樹一級連著一級,郁郁蔥蔥,工人們正在進行茶樹管理。 2019年,在縣里的扶持下,茶園進園道路得到硬化拓寬,并優化改造了現代化茶葉生產車間。福鼎茶場采取“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安排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的80多名貧困戶到茶園務工,同時,還謀劃茶產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發展路子,實施科技扶貧、產業扶貧、旅游扶貧,因地制宜為貧困群眾鋪就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福鼎茶場的發展是藤縣聚焦扶貧產業發展的縮影。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藤縣把產業發展作為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農業增收的重要手段來抓,通過實施產業扶貧以獎代補政策,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基地園)和致富帶頭人帶動,以及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等多項措施,讓99個貧困村“3+1”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5+2”特色產業覆蓋率為96.6%。 易地扶貧搬遷搬出新希望 在金雞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的扶貧車間,搬遷脫貧戶陳世芳正在熟練地組裝玩具。“從大山里搬出來,住上了新樓房,生活更有盼頭了。”談起搬遷后的變化,陳世芳想說的話有很多。 和陳世芳一樣從金雞鎮18個村搬遷過來的110戶脫貧戶,每戶人均承擔不超過2500元的房款就住進了新房,這讓安置點的貧困群眾“喜不自禁”。 近年來,藤縣采取“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的原則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攬子統籌安排6627名貧困人口易地搬遷安置,統籌整合各類資金8.3億元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并在遷入地建設扶貧車間創造新的就業條件,讓貧困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的脫貧夢。 此外,藤縣還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脫貧攻堅工作著力點,五年來,全縣40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全縣99個貧困村均實現住房保障率100%,3000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 打出脫貧攻堅“組合拳” 藤縣找準癥結、開對“藥方”,打出了一整套脫貧攻堅“組合拳”。 ——拓寬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通過開發扶貧公益崗位、創建就業扶貧車間、落實就業獎補政策、實施技能培訓等,開發公益性崗位3240個,累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邊緣戶勞動力11722人次。 ——脫貧攻堅交通先行。修建村屯道路項目修建2396條,里程1239公里;農村小型橋梁494座,總長1791米。全縣居住人口達20戶以上的自然村屯全部通砂石以上的道路。 ——社會保障兜底應保盡保。城鄉低保、城鄉特困、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雨露計劃累計發放約611.07萬人次,發放資金共約13.67億。 ——所有行政村通網絡寬帶。266個行政村通網絡寬帶,全縣電視信號通過有線、無線、衛星發射等方式傳輸到各鄉鎮。 ——狠抓控輟保學工作。全縣無因貧失學輟學現象,發放或免除各項各類學生資助共28686.18萬元。 ——全面落實“198”等健康扶貧政策。全縣貧困人口基本醫療參保率達100%,住院報銷比例全部達標。 ——飲用水安全。共整合財政資金約1.15億元投入農村人飲工程項目建設,全縣所有貧困戶都喝上了安全的飲用水。 …… 一項項暖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實事,勾勒出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藤縣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同時,注重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無縫銜接起來,全力鞏固脫貧成果。相信,人民群眾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梧州日報通訊員 黃群禮 黃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