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確宣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必將匯聚起磅礴之力,創造美好未來。
站在更高起點謀劃推進改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新的歷史方位下,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仍是必由之路。
時間回溯到四年前。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響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年改革成就巨大。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過去五年,全面深化改革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為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巨大動力。
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確謀劃——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全面深化改革開啟新征程
展望未來,恢弘的改革畫卷徐徐展開。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作為河北規模最大的國有鋼企,河鋼集團把壓減產能作為轉型升級的契機。“去的是產能,提高的卻是競爭力。”河鋼集團董事長于勇代表說,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企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產業升級。
建設教育強國,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報告強調,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聽了報告,我們更加有信心,精準扶貧、養老、醫療、教育公平等問題將在改革中得到更好解決。”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黨委副書記王波代表說。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報告強調,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十九大報告強調。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以改革激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不竭動力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
“報告提出要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自我革新精神。這是中國發展奇跡的制勝因素,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
十九大代表、甘肅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說,全面深化改革,地市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必須眼睛向上看,對標中央要求,確保不變形不走樣;必須身子往下沉,逐項具體實施,確保落得準落得實。
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在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上推動改革發展,是改革開放不斷開拓前進的制勝法寶。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已經開啟,新一輪改革大潮正風起云涌。(據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劉雅鳴、安蓓、孔祥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