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記者 潘登 吳凌平
????8月,西江邊上正是最熱的時節,從廣東溯江而上,進入廣西“東大門”,兩岸的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工地上同樣火熱。
????這是目前全國唯一橫跨東西部的省際合作試驗區,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吸引276家國內外高新企業入駐,正形成大生態、大智能、大物流三大高新產業集群。
????三年前繪出的一張新藍圖,正由夢想照進現實。
????示范平臺成熱土
????在廣西梧州市和廣東肇慶市沿西江兩岸,這片規劃范圍總面積140平方公里試驗區,既是西部地區接受東部地區經濟輻射的前沿陣地,又是珠三角地區資金、技術、產業直接向西部轉移、打開大西南和東盟市場的重要通道和節點。
????8月30日,試驗區江南片區內塔吊林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看,那是我們園區企業自己的產品。”走進園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一桿桿智能路燈,它們可以通過風能和光能的互補實現綠色照明。試驗區工作人員吳哲介紹,作為第一批入駐的高新技術企業,梧州市豐冠新能源有限公司早在入駐前就把自己的產品帶到了試驗區。一個月前,該公司已經完成了一期廠房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安裝調試第一條生產線。
????在塘源一路沿線,航天北斗超電容項目大樓頂上豎起“航天的技術、北斗的精神”顯得異常醒目,室內忙碌的工人正在安裝生產設備。除此之外,北斗導航產業園、國光電子產業園、中興廣西云數據中心、大華智慧信息、臺灣科技產業研發中心、中盟產業園·粵桂中小企業園等項目進展順利。
????規劃建設面積1.5平方公里,投資約70億元的“中國—東盟環保技術和產業合作交流示范基地”,致力打造“一帶一路”環保技術與產業合作先行區、聚集區。目前,博世科環保科技產業園、中關村智慧環境聯盟產業園等一批節能環保產業重大項目已落戶。
????經過三年的打造,粵桂試驗區的“王牌效應”正在顯現。梧州市委書記黃俊華說,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已成為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粵桂兩省(區)深化合作、推動兩廣經濟一體化先行示范的重要載體。
????先行先試顯活力
????高新企業紛至沓來,看中的正是這里特殊的地理和政策優勢。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平臺,以及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正釋放出巨大能量。
????在剛剛結束的試驗區第二批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上,39個崗位吸引來自全國的337人報名,試驗區人事改革搭建了更大的舞臺,吸引想干事者競相前來。
????不久前,試驗區剛獲批準成為廣西首批CEPA先行先試示范基地,就吸引了港澳企業前來投資。目前,試驗區與港澳企業簽訂了智慧家電孵化園、電子產業園、中電(粵桂)、三木醫療器械生產、港澳商貿園等十多個項目框架協議或投資建設合同。
????試驗區率先采用“EPC”模式、訂單式廠房模式,更是有效解決企業前期建設成本大問題,促進臺灣科技產業研發中心項目(研發中心、LumiLor電致發光涂料項目、微型投影機項目、新世代智能啟動電瓶生產及研發基地)、智慧家電基地(紅牌集團)一期項目廠房順利建設。通過與項目業主溝通,以“先租后讓”“委托代建”等方式,嘉遠新能源汽車、中興廣西云數據中心、智慧家電(紅牌)一期、碧清源、大華智慧信息技術、豐冠二期、中盟·中小產業園等六個產業項目同時開工。
????為了支持園區發展,試驗區還全力打造“兩廣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平臺,設立各類產業基金、創業基金130多億元。
????“隨著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今后這里會想成為企業創業、人才干事的大舞臺。” 梧州市市長朱學慶說。三年來,為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試驗區通過“政策疊加、擇優選用、先行先試”的模式,推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售電側市場改革和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金融改革等紛紛展開,廣西還出臺了“1+3”配套文件,推進試驗區行政管理、財政金融、規劃建設、土地管理、社會管理、科技創新、人事人才、生態文明和開放合作等九大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推動落實 “園區事情園區辦”。
????粵桂攜手煉“真金”
????截至8月,微軟、中興、比亞迪、國光、大華等276 家高新企業入駐試驗區。今年1至8月,試驗區完成工業產值136.67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
????翻開已經進駐試驗區的企業名單,我們會發現基本都是“綠色”企業,而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沒有蹤影。“我們嚴守生態紅線。”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管委會主任徐文偉說。由于地處粵港澳上游生態環境敏感區域,試驗區規劃戰略定位于“建設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提出“生態為要、環保為先”的發展理念,確保試驗區開發與運營不對西江生態造成破壞。全面啟動建設以來,試驗區一直把“生態先行”置于突出地位,出臺“十大禁投清單”,婉拒了投資逾30億元、20多個不符合發展定位的項目。
????徐文偉介紹,試驗區全面啟動建設三年來,打破粵桂行政區劃限制,著力構建核心運行機制,初步形成區域合作可復制、可推廣的 “粵桂方案”。目前,試驗區已基本形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食品醫藥、林產林化等產業集群。今后,試驗區將全力做好項目布局文章,發展大生態、大智能、大物流三大高端“真金”產業;未來,一批批“梧州智造”產品將不斷從這里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