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黃森華
????7月2日20時,西江梧州段水位達到警戒水位,并很快上漲到20米。當時,主城區防洪堤閘門雖已全部關閉,但河東防洪堤堤身出現幾處滲漏,讓不少市民感到擔憂。
????曾經參與該段防洪堤建設的河東堤防管理所所長石少剛十分清楚,我市自2008年來極少有超過20米且停留數日的洪水過程,平時難以察覺防洪堤堤身的分縫止水膠是否老化,只要汛后及時更換止水膠,不會影響防洪堤結構。當晚,他馬上組織工作隊員來回巡查,標記堤身滲漏點,并沿途向市民釋疑。
????7月4日,在河東防洪堤桂江段,石少剛與工作隊員巡查滲漏點,并在滲漏點填充砂石,減少滲漏帶出的泥沙。 陳可夫 攝
????河東防洪堤于2003年6月竣工,設計防洪水位為25米。防洪堤在建成當年即發揮防洪作用,2003年至2004年曾連續抵御多次洪水侵襲。在2005年“6·23”特大洪災中,河東防洪堤漫頂超過1.2米,當時我市采取應急保護措施,大堤安然無恙。
????石少剛介紹,河東防洪堤全長3.6公里,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按照相關建造技術規范,防洪堤主體部分都需要現場澆筑,堤身共有200多處分縫,分縫間用止水膠連接。盡管市防洪排澇工程管理處每年都組織技術人員檢測、維護堤身,對表面有老化現象的分縫止水膠及時進行填充封堵處理,但部分深埋在混凝土內的止水膠是否老化憑肉眼難以看到,只有當洪水達到一定水位并出現滲漏才能察覺。經排查統計,目前河東防洪堤共發現了40處分縫滲漏點,均為止水膠老化所致,技術人員已在內墻對分縫滲漏點進行臨時封堵,待外江水退去后再作進一步封堵處理。同時,技術人員還對河東防洪堤進行堤防變形觀測,收集水位變化過程中防洪堤堤身的細微變化數據。截至7月5日,河東防洪堤所有數據符合設計標準,整體結構安全。
????7月5日上午,西江、桂江水位開始緩慢回落,但仍超過22米。石少剛和工作隊員們輪班巡查防洪堤,張貼安全釋疑提示,同時做好鴛江泵站、下關泵站的防汛抽排工作,確保河東城區防洪體系閉合運轉正常,直至洪水退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