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近年來,我市在園區企業黨組織有效覆蓋上持續用力,通過“紅色方陣”、精準考評等手段,推動園區企業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實現園區企業經濟與黨建互動雙贏。
以“紅色方陣”為依托,構建黨建服務體系。我市按照“一個網格,一個孵化基地,一支孵化服務隊”思路,推行“點、線、面”結合的“網格化”管理。根據園區“兩新”組織地緣、行業、黨建工作水平相近原則,我市將全市6個工業園區76個企業劃分為若干個黨建單元網格,通過企業共建、黨組織聯建,形成“兩新”組織網格化服務體系。在每個網格建設一個“紅色方陣”孵化基地,通過網格內黨建業務交流學習、黨建工作現場觀摩、黨建活動協同開展等方式帶動其他黨組織的正常運轉,在孵化基地的孵化帶動下,全市76家園區“兩新”組織已實現黨組織全覆蓋,15個聯合組建黨組織完成了向單獨組建黨組織的架構升級。由園區黨工委成員帶頭成立黨建孵化服務隊,定期深入企業廣泛聽取意見及訴求,建立《跟蹤服務卡》推動問題解決,通過深入“兩新”組織黨組織講黨課、一線蹲點幫助建立完善各項黨建制度方案、指導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等,規范黨組織活動開展,提升園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水平。
以活動載體為依托,促進黨組織作用發揮。積極搭建活動平臺,以園區孵化中心為依托,打造50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活動中心,為“兩新”組織聯合組建黨組織及黨建活動協同開展提供陣地保障;在園區網站上開設黨建宣傳專欄,強化園區網絡輿論引導能力;開辦同心講堂、女性講堂、科技講座,邀請市委講師團、市委黨校講師、企業家到園區宣講,豐富園區“兩新”組織黨員職工教育培訓內容,增強教育培訓實效。創新活動形式,通過創新開展“黨員建功大行動”“紅旗示范崗”“黨員責任區”“考核評比”和黨建文化節“七個一”系列慶祝活動等,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精準考評為依托,助推園區黨建務實見效。狠抓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將黨建工作劃分為組織建設、隊伍建設、組織生活、制度建設等4大模塊,明確工作程序及范例文本,讓黨務工作者能迅速熟悉黨建工作,讓“兩新”組織黨組織工作有章可循,幫助新成立的黨組織快速形成戰斗力。狠抓責任考評,指導各企業黨組織制定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及黨建工作責任書,個性化考核內容;通過與“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簽訂黨建工作責任書,每季度定期召開非公黨建工作推進會,年底召開園區“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大會。狠抓考評結果的運用,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得力的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等;推出“紅色補貼”等創新做法,對達到黨建考評獎勵要求的“兩新”黨組織給予獎勵,對評選出的優秀黨員職工給予每月50-300元的黨員榮譽津貼。(市組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