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記者 黃海志 通訊員 吳丹丹) 對于生活條件艱苦地區的貧困人口來說,搬遷安置到生產生活條件更好的地區并拓展增收渠道,是逐步脫貧致富的好方法。日前,記者從梧州市蒙山縣政府獲悉,今明兩年,該縣將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方式完成2400余名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
????據了解,作為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自治區下達蒙山縣“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總任務為2421人,其中2016年度至2018年度分別為799人、896人和726人,該縣根據實際計劃分兩年完成,其中2016年搬遷799人,2017年搬遷1622人。
????據介紹,2016年蒙山縣易地扶貧項目建設計劃投資5707萬元,目前已整合到位資金4040.21萬元,已開工項目2個,分別為縣城“老鄉家園”安置點保障房安置區和漢豪鄉白竹村安置點。目前,“老鄉家園” 安置點保障房安置區一期和二期已共計完成2958萬元投資額,漢豪鄉白竹村安置點項目正在開展基建施工,易地扶貧項目已竣工住房有102套。此外,該縣西河鎮樂擁村、水秀村,夏宜瑤族鄉六洛村的易地扶貧項目選址正在推進。
????易地扶貧搬遷不是簡單的一搬了事,如何幫助貧困人口徹底拔“窮根”才是關鍵。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的要求,蒙山縣謀劃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和發展商貿業等方式,積極為移民謀劃后續發展產業。目前,蒙山縣正在引進計劃投資額為4400萬元的光伏發電扶貧試點項目,該項目由外來投資企業與貧困戶入股的方式,在村集體建筑屋頂、村委大院、貧困戶房頂等地建設和運營光伏發電站,讓貧困戶“借光”發展,實現脫貧致富。此外,蒙山縣還按照持股方式為貧困戶打造保值增值的產業投資,如規劃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購地200畝建設物流園、打造占地約20畝的農貿市場,以及在縣城“老鄉家園”安置點打造特色旅游商貿街等方式,及時為貧困人口解決生活生產、就業出路等難題,讓他們搬過來,住得慣,有事做,有錢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