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10月24日,紀念李濟深先生誕辰130周年活動在我市舉行。活動中,李濟深親屬后人、研究學者講述其精神、事跡,以學習發揚李濟深追求進步事業、愛國為民的精神,激勵大家為祖國、家鄉更加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我懷著感謝、激動的心情第四次回到家鄉梧州,再次參觀爺爺曾經生活、戰斗的地方。每次回到梧州,我的心靈都受到凈化和激蕩。”李濟深先生孫女、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藹君說。她認為,李濟深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是為民族解放、為追求祖國統一而奮斗的一生,他愛國、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與當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
李藹君說,爺爺一生心系祖國統一,作為李濟深后人,多年來,她一直致力于海峽兩岸同胞的交往交流工作。為響應中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她與相關部門一起搭建起兩岸青年展示才藝、創業圓夢的平臺,推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實現祖國統一,完成爺爺未竟心愿貢獻力量。同時,她始終關注梧州發展,欣喜地看到家鄉越來越美麗。往后,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家鄉建設和發展。
原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廣東省黨校副校長、教授曾慶榴表示,李濟深從事抗日民主運動過程中,從家鄉走出關鍵一步。1944年,李濟深不愿意按照蔣介石的意圖,到重慶就任軍事參議院院長,而是回到家鄉廣西蒼梧,大力組織民眾抗日。當時,李濟深與中共的關系,從“反蔣”和民主運動中的思想共鳴發展到共同策劃組建軍隊等實踐層面。曾慶榴認為,李濟深先生一生愛國,在錯綜復雜的歷史環境中,能認清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貢獻,這一種立場堅定、追求進步的精神和品格值得繼承發揚。
當天,龍圩區大坡鎮李濟深小學收到民革廣西區委會、民革廣東省委會、民革梧州市委會的愛心捐款17萬元,用于學校優化升級硬件設施,378名師生將在更好的環境中學習生活。該校校長黎志龍說,多年來,李濟深先生親屬、后人情系故鄉、關心故鄉教育事業,不僅在學校建設中捐資贈物,還成立了李濟深小學獎學基金,用于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奮發成才。當前,學校在課堂教育中融入傳統詩詞教學,在進一步彰顯學校特有的文化底蘊同時,培養起孩子們的民族、家鄉自豪感,激勵孩子們繼承發揚李濟深先生愛國為民的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建設家鄉、報效祖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