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董宏偉)近年來,我市各地通過持續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安置貧困人員,讓他們“挪窮窩”住新居,富了起來。
????“以前人住在洲(島)上,田地卻在對岸,干農活要來回擺渡,遇上風雨天氣或發洪水時又危險。搬遷上岸居住后,種地耕田、小孩上學、買菜就醫等都方便。”藤縣濛江鎮覃安村石眼洲村民陳海天說。
????據介紹,石眼洲新村是藤縣異地搬遷扶貧項目之一,將原居住在島上的77戶共400人,安置濛江鎮西山頭和東山頭兩個集中安置點。“總投入591.8萬元,統一規劃和設計,完善“三通一平”以及綠化亮化等設施,為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辨傉晃还ぷ魅藛T說。如今,新村的水泥路寬敞筆直、房屋整齊。同時,農業部門通過實施產業扶貧、整合涉農項目,開發蔬菜種植基地,“這里種植的絲瓜、蘿卜都是搶手貨?!标惡L煺f。有了現代農業支撐,從石眼洲搬出400名村民安定了下來,也富了起來。
????2014年,我市實施扶貧生態移民項目12個,其中生態搬遷和異地搬遷項目各6個,計劃總投資4747萬元,搬遷583戶共2341人。截至6月底,岑溪市誠諫鎮沙田村和馬路鎮水平村,蒙山縣黃村鎮、陳塘鎮、漢豪鄉,藤縣寧康鄉永太村的項目已開工建設。
????按計劃,今年我市將繼續在藤縣、蒙山縣、蒼梧縣三地推進扶貧生態移民工程,共實施7個項目,總投資2157.6萬元。目前,蒙山縣、蒼梧縣已完成實施方案編制并上報上級部門,蒼梧縣京南鎮扶貧生態移民項目已開工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