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 雙雙小手“打造”愛心?
????一個普通的月餅,對許多城市里的孩子來說沒有多大吸引力,但對于農村困難家庭的孩子來說,月餅是一種神秘又美味的食物。9月7日,來自梧州市內15個家庭的小朋友因為愛心聚集在一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愿望——用自己的雙手為鄉村的同齡人制作中秋月餅。
????這個月餅肯定很好吃
????當天一早,在梧州友心食品有限公司的月餅制作工場里,十多個小朋友身穿圍裙、戴著口罩,儼然一個個“小師傅”。當大家把正在講解如何“打”月餅的制餅師傅團團圍住時,7歲的劉奕宏卻一個人在旁邊搓著月餅餡,“蓮蓉餡最好吃,我要多弄一些。”劉奕宏一邊說一邊搓得越發起勁。
????劉奕宏的媽媽曾綺莉是一位小學老師,這次和孩子一起參加傳統粵式月餅制作活動,除了想獻上自己的愛心外,她還想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關愛。“我很希望他在活動中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并學會關注社會、關心他人。”
????將搓好的月餅餡包上面皮后,劉奕宏便在媽媽的幫助下把圓滾滾的月餅坯塞進餅模中,然后將餅模反復敲擊桌面,使月餅成型和結實,最后再把月餅取出,小心翼翼地放進托盤里。看著制作好的第一個“成果”,劉奕宏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這個月餅肯定很好吃,村里的小朋友一定會喜歡。”
????(見習記者 楊珊)
揉餡料讓小朋友費了好一番工夫。
????制餅模具挺重的?
????面對各種有趣的制月餅工具,孩子們都雀躍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但是今年13歲的陳奕濱卻顯得很安靜。在媽媽梁靜看來,陳奕濱一向比較內向,因為是獨生子,全家人都非常寵愛他。當他聽到媽媽說西江都市報策劃的這個活動后,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梁靜說,“這次來參加月餅制作活動,就是想讓他體驗做好一件事的成就感,讓他學會自立,訓練動手能力”。
????對于陳奕濱來說,制作月餅最難的是給月餅餡包面皮,因為如果裹得不均勻,就會發生“露餡”事故。在這一步驟上,陳奕濱還真費了一番工夫。當他把月餅塞進模具并進行敲擊時,1.5公斤重的模具令他很驚訝,“這個模具真的挺重的,可以想象師傅們在工作中的辛苦”。
????除了制作月餅,陳奕濱還在自己的零花錢中拿出了50元,為困難兒童買了愛心禮物,“希望可以幫上困難的農村小朋友”。
????(見習記者 楊珊)
餅模好重,用力敲。
????我是小小“月餅師傅”?
????“你打的月餅真漂亮!”“太棒了!”在月餅制作工場內,9歲的李嘉棟頻頻獲得制餅師傅的贊揚。瞧,他把裹好餅皮的圓滾滾的月餅坯放到模具中,雙手壓緊、壓平,然后把裝有月餅坯的模具反過來,反復敲打桌面后,成型的月餅就輕輕松松地落在桌面上。雖然是第一次打月餅,小小的李嘉棟已儼然一名“月餅師傅”。
????和其他的月餅擺在一起,李嘉棟打的月餅很容易被認出來,因為他打出的月餅最美觀。“他手勁大,把月餅壓得比較緊,所以打出來的月餅方方正正,文字花紋都很清晰。”看到眾人都對小外孫李嘉棟交口稱贊,在一旁的外婆自豪地說。
????外婆是李嘉棟的“軍師”。看到活潑好動的李嘉棟在裹月餅皮的時候略顯心急,外婆就不時提醒:“先把皮放在手掌心再包餡料,別著急,一點點地包。”外婆雖然以前從來沒有親手做過月餅,但她在看過制餅師傅的示范后,很快就能把餡料妥妥當當地包在餅皮內。后來,祖孫兩人發揮各自專長,外婆負責把揉好的餡料裹上餅皮,然后由李嘉棟將月餅坯放進模具,打出月餅。祖孫合作,效率極高,一個個稱得上是佳品的“愛心月餅”很快就擺滿了桌面。
????(見習記者 岑霖燁)
出模的月餅統一放進烤盤中等待烘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