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去年到梧州考察調研時,對梧州經濟社會發展給予高度評價。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梧州認真總結科學發展的經驗,形成“梧州模式”。
????日前,梧州市委書記劉志勇闡述了“梧州模式”的要素及其戰略目的。他介紹了梧州經濟發展“三步棋”、城市建設“三部曲”的思路與成效,以及“粵桂合作特別區”建設構想。同時提出,要通過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趕超跨越”大討論活動,促進發展觀念、理念、思路和實踐的全面創新,不斷豐富“梧州模式”內涵,加快實施“東向戰略”、對接先進生產力,推動科學發展,振興百年商埠。
????“梧州模式”的核心是“東向戰略”
????“‘梧州模式’濃縮成一句話就是‘東向戰略’,其戰略方向和目的是融入珠三角、接軌北部灣,打造‘兩城市一基地’。”劉志勇概括了“梧州模式”的核心內涵。他說,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將梧州定位為“一帶兩地一樞紐一園區”,自治區的部署也要求梧州加快打造‘兩城市一基地’。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發揮比鄰粵港澳的區位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梧州歷屆黨委、政府持之以恒向先進生產力靠攏,為‘梧州模式’形成進行了有效嘗試和探索。”劉志勇說,在繼續秉承以往發展思路同時,梧州結合當前產業轉移步伐加快的特點,進一步明確戰略展開的措施,即依托區域性交通樞紐,將產業作為戰略優先進行考慮,努力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面向粵港澳的花園城市,成為粵港澳后花園。根據這一思路,現階段的重點就是走好經濟發展“三步棋”、城市建設“三部曲”,打造綠城水都、百年商埠。
????“當前,產業正沿交通樞紐轉移。我們順應這一態勢,經濟發展第一步棋就是以雁行陣勢發展產業,通過主導產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劉志勇闡述了產業選擇的思路:與珠三角的產業形成互補,在經濟上融入珠三角;與周邊地區產業形成互動,實現差異化發展,凸顯特色;發揮西江黃金水道的水運優勢,選擇與水運關聯度高的產業,選擇帶動力強,能夠成為區域、行業老大的產業,形成更大的產業集聚效應,增強產業的生命力;與資源互相配合,且符合生態環境建設的產業。據此,通過發展再生資源、陶瓷等,梧州已形成“五園八區”發展格局,幾年后將形成千億元、3000億元、100億元產業的雁行發展態勢。劉志勇認為,產業的梯度轉移仍將繼續,只有成為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才能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因此,第二步棋就是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將梧州打造成依靠珠三角、與南寧互相依托的商貿物流中心。
????劉志勇指出,在堅持“東向戰略”、向先進生產力靠攏過程中,梧州市對東西部跨區域合作的方式進行了探索,已與廣東省肇慶市簽署協議,加快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進入試驗區的企業,可同時享受廣東、廣西的優惠政策。“這一構想已得到自治區與廣東省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認可。”劉志勇說。
????“東向”對接,是梧州市的整體發展戰略,因為產業轉移不會孤立進行,必然帶動區域間的綜合交流。在論述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發展前景時,劉志勇形象地指出,若以梧州為中心,以300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圓圈內覆蓋的人口達7000多萬,為旅游及相關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他說:“目前我們正依托蒼海項目打造‘一核四組團’和‘10+2’旅游景區發展格局,大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層次,形成梧州休閑度假游與桂林山水游、北海濱海游相媲美的旅游格局。”
????發展目的在于改善民生與環境
????劉志勇說:“‘東向戰略’是發展的助推器,但發展目的在于改善民生與環境。我們始終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民生,將發展成果用于改善環境。城市建設‘三部曲’,就是將生態建設放在首位,堅持生態立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花園城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梧州立足于文化底蘊深厚、廣西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的實際,將文化、生態和山水概念相融合,加快改造老城區、建設紅嶺新區、啟動南岸開發,實現城區的點狀布局、組團發展,建設生態、休閑和低碳城市。根據梧州的自然條件和特點,城市組團之間將設置水道、綠道,達到美化城市、利于空氣流通、提升空氣質量的目的,為群眾提供更好、更舒適的環境。
????“民生改善,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大力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我們在地質災害綜合整治、教育、衛生、文化方面加大投入,僅2010年的民生投入相當于前十年的民生總投入。”劉志勇說。在紅嶺新區建設過程中,梧州將最好的地塊、最好的環境提供給梧州高中、文化大廈、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有效措施。劉志勇表示,梧州將建立和完善為民服務、維穩和防災減災三個體系。其中,為民服務體系包括加強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居家養老等內容,讓群眾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周到的服務。此外,梧州在區內率先開展網絡問政工作,目前已將部門單位參與網絡問政的積極性、回復問題的效率、態度等納入年度考評范疇。對回復率低、辦結時間長的單位和部門,還采取約談等措施推進工作開展。(記者 吳凌平 通訊員 黎遠軍 賴新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