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改造中的航母平臺。(新華社發)
????7月27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宣布,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于科研試驗和訓練。
????圍繞著中國的首艘航母,針對讀者關心的一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杰。
????改造航母主要用途是什么
????改造廢舊航母是由國情決定的,改造后主要用于科研試驗和訓練
????記者:這艘原名為“瓦良格”號的航母具體情況如何?我國為什么由廢舊航母改造而不是建造新的航母?這艘航母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李杰:這艘廢舊航母原名為“瓦良格”號,在完成改造后,將成為中國海軍的一艘試驗和訓練艦。
????改造中的“瓦良格”號是一艘常規動力航母,由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造。蘇聯解體后,建造工程被迫下馬。1998年,廢舊的“瓦良格”號被中國公司購買,2002年3月抵達中國大連港。
????改造后,航母將主要用于科研試驗和訓練。中國要掌握建造航母的全過程,必須從科研試驗開始,主動力、管路設計、材料、電子等一個裝備一個裝備地解決技術問題。
????此外,這艘航母也將是培訓人員的平臺。比如,艦載機飛行員的培訓,以前只能在陸上進行,今后可以到航母上訓練起降。
????我國從改造一艘廢舊航母平臺開始,選擇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是一條中國特色的航母發展之路。此外,改造航母節省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是根據我國的國情作出的決定。
????我們為什么要擁有航母
????擁有航母有利于保衛我國的海上安全,也是海軍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記者:擁有航母對我國具有哪些意義,對提升中國海軍戰斗力有什么作用?
????李杰:航空母艦是目前人類所掌握與使用的最先進的海上軍事平臺,被視作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征。
????世界上近年來出現了一股潮流,有的國家在興建更大、更先進的航母,也有一些國家在設計或建造適合本國需要的小型航母,我國是研究和改造航母的后來者。
????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有約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和漫長的海岸線。
????要保衛好這片“藍色國土”,沒有能夠抵達現場、保衛海疆的大型軍艦是不行的。尤其是在世界軍艦發展日益大型化的時代條件下,我國的武裝力量要保衛國家安全、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履行自己擔負的神圣職責,沒有航母這樣的裝備是不行的。
????所以說,改建航母有益于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擁有航母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同時,也是海軍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記者:航母為何廣受各國青睞,它到底有何種威懾力?
????李杰:西方強國海軍建造和運用航母已逾百年。這個在艦艇家族中還算是新艦種的大型戰艦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洗禮后,便一直雄踞“海上霸主”寶座,迄今尚未有一款兵器能從根本上撼動其地位。
????簡單地說,航空母艦之所以廣受各國青睞,就在于航母編隊具有巨大的打擊力和防護力,在海戰中幾乎所向披靡,其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
????如何看待“中國威脅論”
????中國是5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中國威脅論”站不住腳
????記者:您怎么看待由于我國改建廢舊航空母艦平臺而再次出現的“中國威脅論”?
????李杰:我國研究和發展航母,是為了增加維護國家安全和維護和平的能力,是基于提高防衛能力的,不是要威脅他國。
????在我看來,“中國威脅論”站不住腳。在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我國周邊有六七個國家已擁有或即將擁有航母或準航母,其中包括印度、泰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
????我國海軍不會因為擁有航母而改變近海防御的戰略,我國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也不會改變。
????建造航母需要哪些技術
????航母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建造航母可提升國家綜合能力
????記者:建造航母需要具備哪些關鍵技術?
????李杰:航母是現代科技的結晶,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需要的關鍵技術非常多,比如設計技術、艦機適配技術、艦載機技術、彈射技術、攔阻技術、武器技術、動力技術、鋼板制造與焊接技術以及其他配套的各種設施保障技術等。
????在眾多技術當中,艦載機技術和艦機適配性技術非常關鍵。美國的大型航母上通常配備有七八十架各種飛機,戰時最多可達百架。這些飛機如何在航母甲板和機庫內搭載和布局,如何順利起飛和降落,如何在其他部門及屬艦的配合下有效地執行各項任務,就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技術。
????對于艦載機本身來說,既要具有良好的作戰技術性能,又要適應母艦搭載和起降,適合與本國其他航母銜接、過渡。總之,航母對艦載機、武器裝備及配套設施要求非常高,需要大量的技術手段來解決。
????記者:建造或改造航空母艦,對于推進國家的工業生產和技術創新有什么作用?
????李杰:從技術進步來看,航母對高新技術和先進武器的需求,必然刺激相關科研領域的創新。航母作為一國工業、科技、組織、體制等實力的綜合體現,會引導相關領域的改革和發展。
????航母的生產牽涉到數以十萬計的部件,需要國內大量的工廠、研究所為它研制和生產。這些部件的研制、生產、運輸、裝配等,牽扯到國內很多廠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動內需。
????此外,戰略母港的建設、機場的建設、試驗試飛基地的建設等,凡是與涉海有關的工業部門和建筑部門,幾乎都牽扯到。對于航母在推動國家的產業轉型、增加就業方面的好處,國內外都是承認的。所以說,建造航母一方面依賴國家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著國家的綜合能力。
????改造航母困難在哪
????我國改造航母在技術上面臨全方位挑戰,與最先進航母有不小差距
????記者:我國在改建航母中克服了哪些技術障礙?
????李杰:這是我國首次進行航母改造和建設,在技術上面臨的挑戰是全方位的。
????現代航空母艦是集各種高新技術和眾多先進武器裝備于一身的海上“巨無霸”。它需要大量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材料,比如:綜合設計技術、動力技術、艦機適配技術、雷達與信息技術、艦載機技術、彈射與攔阻技術等等。這些方面的技術能力,要靠整個國家來支撐。
????我國尚處于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過程,面臨的困難非常多。有大量工作需要從頭做起,從無到有,但經過努力,許多難題得到破解,一些成熟的先進技術得到應用。
????當然,與當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相比,我們還有不小的差距。要想得到一艘適應現代戰爭的先進航母,在技術創新上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記者:一艘航母改建完成之后,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正式進入服役?
????李杰:在這方面,沒有一定之規。主要看解決穩定性、可靠性和協調性等問題的快慢。
????從國外的情況看,有快有慢。要在動態的,甚至是嚴酷的海洋環境中對所有系統進行考核、驗證,要對一些平時沒有發現的新問題加以解決,要進行艦機協調方面的動態測試等等,這其中必然會出現新的困難,而克服這些困難也需要時間。
????所以,我們必須尊重科學規律,既要抓緊時間,又不能操之過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