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現代化的時代浪潮下,打破產業的僵化劃分、走“農業與旅游結合,一產與三產融合”的新型發展之路已成為各地發展農業經濟的共識,那么,六堡茶茶園的種植有沒有走這條路子的可能呢?
????“從對六堡茶茶葉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考慮,我認為,梧州確實應大力在有條件的六堡茶種植區搞茶園觀光旅游。”桂林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林朝賜關注梧州六堡茶產業已有多年,他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作物種植產業,六堡茶也已不僅僅是食品,它還是一種文化,一種旅游資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發生了變化,如果把六堡茶種植與農業觀光結合起來,必將產生明顯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只是六堡茶有沒有可能從茶園建設這樣單一的農業種植,向集茶葉種植與茶葉觀光于一體方向發展的可能呢?
????市委黨校講師劉翠萍認為完全有可能:“發展農業觀光的主客觀條件是:旅游客源和自然資源。在旅游客源方面,單單梧州市區人口就有50萬人,外加梧州正在打造區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這都為茶園觀光游提供了很大的潛在客流;在自然資源方面,六堡茶核心種植區,如六堡鎮等,都是山清水秀,旅游資源豐厚,這客觀上為發展農業觀光提供了可能。”
????基于此,劉翠萍建議,要精心培育以“茶”為主題的旅游文化資源,在六堡茶核心種植區開發以六堡茶文化為主題的集觀光、品嘗、購物于一體的休閑游,抓緊包括六堡鎮“一河兩岸”和六堡茶文化旅游景區在內的旅游目的地的建設,這不僅能有效提高六堡茶的知名度、增加當地茶農的收入,還可以拉長六堡茶產業鏈,增加產業附加值。
????事實上,茶文化觀光游早已有人先行先試了。早在兩三年期,蒼梧縣就已提出了打造六堡茶文化旅游區的規劃,目的就是要把六堡鎮打造成為中國茶文化旅游觀光游覽的重要目的地和茶文化名鎮之一。在六堡鎮,一些集采茶、制茶、品茶與吃、住、樂于一體的生態旅游茶園已陸續出現,采茶制茶、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受農家樂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六堡鎮一日游成為不少市民熱衷的游玩項目。
????然而,項目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旅游服務的滯后,使得茶文化觀光旅游發展的腳步并不快。在六堡鎮,一些茶園旅游項目大多停留在自發性建設的水平,普遍存在著交通不便、規模不大、層次不高、可看點不多、特色不明顯的現象。
????“六堡鎮的青山綠水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各項基本設施能不能再完善一點?”3月6日,一名剛參加完盤龍山茶園采茶活動的市民向記者發出了這樣的抱怨。當日,由梧州零距離網組織的盤龍山茶園采茶活動吸引了上百名網友參加,但崎嶇的山路和基本旅游設施的缺乏讓本想在親近大自然中度過一個愉快周末的城市人多少有些失望:由于茶園沒有配備旅游設施,游客要上廁所只能到附近農家借用;沒有專業農技人員的講解,使得本想深入了解六堡茶炒制的游客愿望落空;由于路牌標識不全,部分自駕車的游客還走了不少冤枉路。
????“這確實就是我們目前的‘短板’所在,也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劉翠萍建議政府支持和鼓勵民營資本投入,通過市場運作,完善六堡鎮“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設施,盤活旅游資源存量,挖掘現有景點綜合潛能,形成集約化、組織化經營,加快產業化步伐,把單一的茶葉種植發展成為集茶葉生產、旅游觀光、購物休閑于一體的旅游農業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