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城市足跡館中的城市發展廳體驗觸摸式互動影院,觀看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城市。
?
????特派記者 莫麗娜 莫小洪 文/攝
????過去在我們膚淺的認知中,“城市”是一個簡單而又有點聒噪的概念。城市是什么?城市是林立的高樓大廈,是縱橫交錯的公路,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區,是霓虹閃爍的夜景。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讓我們開始對“城市”二字有了更多的寄托和憧憬:本屆世博會有著許多關于“城市”的創意和設計,如城市最佳實踐區、城市足跡館、城市人館、城市生命館等。
????在現在和未來,城市會是什么,能帶給我們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和期待,5月2日,我們走進世博園區的“城市足跡館”,以及“城市最佳實踐區”的諸多案例館,沿著城市文明的足跡,找尋我們需要的答案。
????城市文明發展以人為本
????如果世界歷史學得不夠扎實,那么“城市足跡館”,絕對是一個源源不斷開啟你認識現代歷史知識的智慧之泉。
????在一層序廳的“東方理想幻城”,繪制了許多仿真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復原壁畫,陳列了一些仿真的古代編鐘,斑駁的色彩和悠遠的古韻中,仿佛依稀可以看到大唐城市的社會生活和宮廷舞樂,大唐城市的盛世恢弘如在眼前。
????在二樓的城市起源廳,通過文物展示、場景再現、模型和影像綜合演繹了人類最初城市文明的崛起。從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運來的“伊什塔爾大門龍浮雕釉面磚”;從英國大英博物館運來的“阿蒙·拉雕像”、“奧西里斯雕像”;從故宮博物館、陜西博物館、湖南博物館等運來的古代文物,靜靜地佇立在展柜中,向我們訴說著那從遠古而來的城市文明足跡的變遷。
????如果說,在這之前展示的城市形態,無論是古埃及、古印度還是古代瑪雅,還是依托著“守護神”的“眾神之城”,那么二樓展廳所展示的“理想城市”,則通過再現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城市街景,闡述了歐洲城市從崇尚神權轉向關注人文精神的發展足跡。
????留給我們影響最深的,是“市民的城市”展廳中展示的17世紀荷蘭城市阿姆斯特丹的市民精神。展廳中懸掛的關于阿姆斯特丹城市景觀、人們生活等的著名畫作,其中有這樣的說明:“桌椅擺放,讓市民可以坐下來協商并解決市政問題。”
????原來,城市文明的進步,可以體現在一個最微小的細節里,比如“桌椅擺放”。在城市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市民真正成為城市的主人,并越來越多地參與了城市的建設與規劃。何時,“桌椅擺放”所代表的城市文明,才能取代粗略的城市管理方法,讓市政設施變得更加人性化。所幸,我們在世博園看到了這一令人驚喜的發展趨向。
????城市建設和管理體現智慧
????城市足跡館二樓有一個展廳,叫“城市智慧廳”。大廳入口處佇立著幾個巨大的齒輪,齒輪中間安裝著電子顯示屏,播放著以“工業革命的雙刃劍”為主題的紀錄片,畫面里有工廠、汽車、污水排放和瀕死的魚。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城市發展與環境污染,成了現在以及將來人們所無法回避的重要矛盾。
????從這個角度來看,城市的建設和管理的確需要智慧。展廳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展示了一些城市在控制環境污染方面的創新智慧:巴黎的“環狀交通”、紐約的“格子計劃”、倫敦的“舊區改造”等。
????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在接下來參觀的諸多“城市最佳實踐區”展館中,許多城市在控制環境污染、探索低碳生活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別具匠心的智慧。
????法國阿爾薩斯館通過視頻展示了這樣一幅畫面:一位法國女子坐在快捷的高速列車中安靜地翻開雜志,旁邊的座位上倒置著她的自行車。列車到站后,她騎上自行車悠閑地穿過街區、廣場、小巷和小橋……他們說,自行車道、有機電車、公共汽車和地區火車相互連接的交通網絡,為他們創造了完美的綠色空間布局。
????加拿大溫哥華館,所有的建筑木頭全部從溫哥華運過來,包括那個給參觀者留影的溫哥華冬奧會運動員領獎臺。他們說,溫哥華盛產木材,但他們實行世界上最嚴苛的森林管理法規,用可持續管理的辦法,確保了森林生態系統的長期健康穩定。
????西班牙馬德里館展示了一個案例,他們通過修建地下隧道把15公里長的高速公路交通引入地下,并在河岸地區設有29個暴雨蓄水池,專門用來收集雨水和地下水,用來調節其存水量和污水凈化系統。
????……
????其實,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智慧,就是體現人的智慧。這里的許多展館所展示的節能環保案例,都凝聚著世界各國勇于創新和敢于改變不協調的原狀的智慧。正如我們聽到的一位游人所說的話:“這里最應該讓我們的建筑師、市政管理人員,好好來看一看。”
????未來的“家”千奇百怪
????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無論是入選的實物建設案例還是展示案例,所有入選的城市都在向大家展示他們在未來生活中的積極探索,以及他們對未來人類居住的“家”的全新構想。
????在葡萄牙展館,展示了“可搬動的游客塔”。他們把“房子”設成一個個模塊,安放在城市建筑中,這些房子四角都安裝有輪子,必要時可以輕易搬家;加拿大蒙特利爾展館,講述了蒙特利爾一個主要公園是如何從采石場、垃圾填埋場改造而來的故事;在廣州展館,他們用浮雕的形式展現了廣州人10年治水的實踐。
????環境污染的迫切現實以及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更高要求,讓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變得更為重要。這些城市案例,向我們昭示的除了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先進經驗外,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和決心。
????而作為全世界惟一一個入選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鄉村案例,寧波滕頭村,在簡樸而又隆重的展館里,寧波人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夢想:鄉村,讓城市更向往。崇尚“讓人人都幸福”的滕頭村,2009年實現全村社會生產總值40.21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4萬元,他們辦企業卻對污染項目一票否決,改土造田又辦起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
????其實,不管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還是“農村,讓城市更向往”,人類文明的要求以及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依賴,關鍵詞仍是“可持續發展”。 |